一、目標定位
高校美育教育改革目標是培養人的自由感,恢復人性的純凈,不受世俗禁錮,將真實的、誠摯的體驗作為審美活動的追求。高校美育并不是單純要培養學生對于藝術的感受能力和知識的儲備能力,而是要在改革后,形成系統的理論體系,啟發學生用更加全面、立體的視野去看待文化,發掘傳統文化中“美”的形象,進而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
具體來說,王國維的超功利美育思想和蔡元培的純粹美育概念,其目的都是為了減少世俗理念對人的束縛,使人能夠自由的生活,提高對“美”的感知能力,并且將藝術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藝術本身就有進行教育的使命,但并非要人去從事藝術,就好像人們讀中外書籍,品詩詞歌賦,最終的目的也不是想要人們再創造出千古絕唱,而是能夠更好地去理解。美育理念發展至今已經有了非常深厚的文化期刊發表內蘊,對于高校來說,將這些思想理念傳授給學生是責任所在。
二、理念定位
高校進行美育的終極理念不是為了讓學生去學會美術繪畫或者音樂演奏,美育的目的不是對學生藝術技能的培養,而是為了學生由內而外的全面人格發展。傳統教育模式,一方面,教師單向輸出,學生被動接受;另一方面,學習功利性過強,學生自由性被束縛,過程枯燥且壓抑。美育的傳播不是單靠幾堂理論知識課便可讓學生理解內涵、明確理念,更多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融入自身。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孔孟之道開始,便沒有類似于西方那種將人格的塑造歸結于上帝之手,即使是傳統神話中的女媧造人,也只是賦予其形態而已,將人具體化,而不是抽象空泛的,一切皆以人為本。因此,注重人文修養和人格中“品”的培養,包括學生的個人品德、藝術品韻、思想品質、審美品擇、是非品核等方面,才是當代高校美育改革的理念追求。
三、內容定位
高校美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牢固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上。
在當代高校美育課程設置當中,大部分以美育理論課程和藝術鑒賞和實踐課程兩方面為主。例如,美學原理、藝術設計概論、美學修養等理論課程基本上是國內專業美術學院學生的必修課。而藝術鑒賞和實踐課程多以選修課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培養計劃當中,以藝術鑒賞為主,逐漸發展到戲劇、書法、國畫、雕塑等其他的藝術領域進行實踐。高校美育改革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向中華傳統文化領域進行期刊發表探究,以多類型的藝術實踐課程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美的意蘊。
同時,要以國際的視野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美育教育應有的地位。但是我們并不是在排擠他者文化成果,而是要在立足傳統,樹立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海納百川,整合世界多元文化,對美育進行綜合創造。王國維、蔡元培、豐子愷等思想家在形成美育思想的過程中,也吸收和借鑒了大量的西方美育觀念,拓寬了藝術鑒賞和審美批評、維度。但同時也要控制好西方藝術思潮的滲透,把握住中國美育意識的主導性,深入貫徹到高校美育中。因此,學生的藝術批評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諸多國內外的美學思想學習當中,高校要引導學生主動開展藝術批評活動,辯證對待所見所聞,從中尋找到與中華美育思想之間的脈絡關系。
四、方法定位
深入開展教學理念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是高校美育構建的要點和痛點。雖然美育所針對的對象是具體獨特的“人”,而不是概念上的人,但是美育它不能說是一門具體的學科,它是相對獨立的、又和其他人文學科密切關聯的教育體系。從工業到建筑,從產品到家具,從飛機到汽車,無不與藝術有關,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美”。
當前高校美育實施的方法基本上還停留在開設美育課程和設立美術學科的基礎階段,企圖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是無法全面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道德觀念等人文素養的。高校應該分層次進行規劃,將基礎美育的通識課程作為第一層,以其他人文藝術學科的鑒賞課和選修課作為第二層。期刊發表例如,國內藝術教育院校會將藝術通識課作為基礎課的主體,使學生了解藝術通識理論和藝術審美概論,并且在必修課程結束后,開放不同藝術專業的實驗性課程供全校學生選擇,鼓勵學生跨專業修習。這種美育課程體系的構建,一方面,幫助學生不斷增強自身的藝術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將藝術和技術融合統一。
無論高校如何進行美育改革實驗,課程的設立要嚴格地建立在美育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對于學生全面人格和審美感受的培養是美育課程的實質內容,而美育理論體系則是美育課程的精神內容,相互協調,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健康的審美觀基礎。
相關熱詞搜索:教育期刊發表